一次性外科口罩与医用防护口罩的区别
2021-02-25 16:08:38让卖家联系我
过去,谈到口罩,
大家都会想到纱布口罩。
非典期间医院内产生了许多交叉感染,大家才开始怀疑:
纱布口罩到底有没有作用?
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试验证明:纱布口罩不具有防护功能!
至此,大家才开始关注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。
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,自2003年非典后国家规范性管理。
2005年卫生部《急性呼吸道发病人就诊规定》中要求:
医师在接诊过程中,
对体温超过38℃,伴有呼吸道症状(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喉肿痛、气促、呼吸困难等)的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,
要首先为其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,
避免交叉感染;
规定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的医师要采取标准防护措施,
需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。
图1就是常见的一次性外科口罩,
除了白色,往往还会有淡蓝色或淡绿色等
医用外科口罩 YY0469-2011 标准规定,
对佩戴者呼吸、说话等过程排出的细菌具有有效的阻隔作用,
32L/min流量下,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,其细菌过滤效率95%以上,
但对于颗粒物过滤效率只要求30%以上。
虽然有鼻夹,用于口罩和鼻梁部分的密合,
但口罩和脸部并没有紧密的密合,呼吸比较通畅。
过去,外科口罩的主要应用是手术时防止医生呼吸、说话等排出的细菌对手术创面的污染。
《规定》中要求给可疑的病人配发一次性外科口罩,
是为了防止他们传染医院内其他人员,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另外,外科口罩还具有纱布口罩所不具备的防护功能——
阻隔具有一定压力的液体穿透的性能,可防止手术中产生的血液、体液的喷溅物对医生的感染。
医用防护口罩(如图2所示)所用的过滤材料需经过严格的过滤效率检测,用最具有穿透力的0.3微米的颗粒物,
在85L/min的高流量下检测效率不得低于95%。
我国的标准GB 19083所规定的过滤效率检测条件
与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(NIOSH)N95 标准一致,
因此可以用于医院环境中针对各类致病微生物的呼吸防护,
是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性防护措施。
医用防护口罩有拱形或折叠拱形的,
它们都有一个能和脸部紧密密合的结构,
有鼻夹,鼻夹比较硬,经过按压后帮助口罩在鼻部的密合,长时间佩戴鼻夹不会变松,有效防止泄漏。
另外,根据标准,
医用防护口罩必须同时具有外科口罩的主要功能,
包括细菌过滤效率和阻隔具有压力的液体喷溅物的功能。
此外,
医用防护口罩还具有呼吸防护功能,即保护佩戴者的呼吸安全。
《规定》中要求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的医师要采取标准防护措施,
目的是保证医护人员在存在呼吸道传染风险的环境中的健康和安全。
区分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不能光看口罩形状,
因为有些外科口罩也做成拱形(如图3所示)。
区分要靠阅读产品说明和产品名称的标识,
医用防护口罩标注符合的国家标准号GB 19083-20100,
医用外科口罩标注符合的医用标准号YY0469-2011。
我们是厂家,并非小公司,电话:15589443066